50亿"预制菜"不是叮咚买菜扭亏的核心
2月13日,曾4年烧掉120亿的叮咚买菜终于发布了一份让生鲜电商行业看到曙光的财报。因为在刚过去的2022年四季度,叮咚买菜以净利润4990万元首次实现了单季GAAP净利润为正,真正做到了全面盈利。
这一全面盈利,无论是对叮咚买菜还是整个生鲜行业,都可以说是意义非凡。毕竟,这些年破产、倒闭的生鲜电商平台不在少数,而作为前置仓模式代表之一的叮咚买菜,更是受到了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从诞生时被贴上光环,到近几年不断被质疑,叮咚买菜不仅赢得了“淘汰赛”,还熬到了盈利,也是实属不易。
不过,艰难盈利后的叮咚买菜并不没有进行其主业上的复盘及优化,而是高调加码去年开拓的新赛道——预制菜。
2月23日,叮咚买菜在“2023食品生鲜行业供应商生态峰会”上正式宣布,将正式步入“大健康预制菜2.0”时代,并开出了目标规模50亿元的预制菜订单,面向全行业招募“预制菜合伙人”,帮助预制菜产业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发展。
其实,四季度财报发布后,叮咚买菜CEO梁昌霖在电话会议中就曾表示,2023年的业务重点排在首位的仍是预制菜。这无疑给外界传递出了一种预制菜才是叮咚买菜的“未来”的信息。当然,这也不排除叮咚买菜有点蹭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预制菜热度的意思。但蹭热度也好,真发力也罢。在《零售圈》看来,当下,预制菜并不是叮咚的“菜”。
,,皇冠管理端(www.99cx.vip)实时更新发布最新最快最有效的皇冠管理端网址,包括皇冠管理端手机网址,皇冠管理端备用网址,皇冠管理端最新网址,皇冠管理端足球网址,皇冠管理端网址大全。
01
扭亏不在预制菜
众所周知,成立这六年叮咚买菜的亏损已成常态,但其扭亏的决心也是有目共睹。2021年,为了在衰退中实现“自救”,叮咚买菜还开拓了新赛道:预制菜。
2021年一季度,叮咚买菜上线预制菜。2022年2月,叮咚买菜成立预制菜事业部,将预制菜上升至公司一级部门。之后,通过预制菜研发、定向种植、“本地鲜”品类供应等方式,正式切入预制菜市场。
资料显示,目前预制菜的销售额已占到叮咚买菜GMV的14.9%,共有40多家工厂为叮咚买菜生产预制菜,其中包括7家自营工厂,并陆续推出蔡长青、叮咚好食光、叮咚大满冠、叮咚王牌菜等多个预制菜自有品牌。
虽然,叮咚的预制菜发展似乎还不错,但事实上叮咚买菜2022年四季度的扭亏与预制菜关系并不大。因为叮咚买菜2022年四季度之所以能够实现扭亏,主要归结为四个字“降本增效”。
“降本”方面,自2022年5月,叮咚买菜在滁州、宣城、中山、珠海、天津、唐山、厦门等城市关闭了业务,开始聚焦于诸如上海等更可能实现盈利的城市。数据显示,在2021年9月底,叮咚买菜曾共在37个城市铺设了前置仓,而截至目前,叮咚买菜APP上可选城市已减少为27个。
网友评论